【讲述·非凡十年】河源市委统战部黄砚辉:见证民族地区的蝶变与跃升

时间: 2022-08-08 15:52:17 来源: 河源市委统战部
【打印】 【字体:

   编者按: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对统一战线来说,是非凡的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把统一战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不断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呈现出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粤海同心”开设“讲述•非凡十年”专栏,刊发我省统一战线成员、统战干部感悟体会,让我们在非凡十年的感怀中,共同汲取奋进力量!

   2015年我进入河源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开始接触民族工作。2019年机构改革,河源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并入市委统战部,我又被安排到了民族工作科,期间还派驻到农村担任党建指导员。这七年里,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我工作的主记忆。作为一名民族工作者,我最直接的感受是,这些年全市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在河源市东源县漳溪畲族乡群星村村道上,昔日的坑洼泥泞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村主干道两旁融入民族元素的太阳能LED路灯与改造好的特色民居交相辉映,群众的出行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得到很大提高。群星村村民周先生深情回忆道:“自己家门口至村主干道近1公里,以前是黄泥小道,现在是能通轿车的硬底路,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些都归功于近年来全市民族村推进的“四好农村路”建设,以及各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建设。同时,电网改造和新安装的路灯也让民族村群众夜间出行难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民族乡和民族村还建成了“一乡四村”(漳溪畲族乡,双田、半埔、秀河、增坑等畲族村)电商服务站点,群众们销售农产品也更加便利了,这些与新形势新业态接轨举措,也让民族地区群众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

   沿着漳溪畲族乡村道漫步,映入眼帘的客家围屋“泰兴围”唤起浓浓的乡愁,旁边的文化围栏、文化村标、村碑和村文化服务中心等文体基础设施让人沉浸在诗与远方。傍晚,村民们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惬意地用运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孩童天真烂漫的笑声回荡在耳畔,这一切在过去是村民们无法想象的。走进各民族村都可以看到文化休闲场馆和绿化美化后的乡村风貌,东源县新港镇双田畲族村的民族文化长廊,和平县长塘镇秀河畲族村的乡贤文化馆、漫步亭,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下蓝畲族村民族特色的休闲广场等等,都让村民业余生活更加充实、更加丰富。

   春天,在漳溪畲族乡日光村玫瑰种植基地的玫瑰育苗大棚内,几万株玫瑰苗长势喜人,玫瑰种植基地是漳溪畲族乡推进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兴旺的项目之一,该项目致力于产品深加工,建设玫瑰“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产品)融合”的完整产业链,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十年前,大量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工作,如今民族地区兴旺的产业和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为民族地区产业振兴发光发热。漳溪畲族乡蓝先生夫妻俩过去外出到珠三角地区务工,前年回到家乡进行种养创业。蓝先生说:“现在收入不比外出务工少,又能照顾到家里老人小孩,真是一举两得”。

   踏入漳溪乡下蓝畲族村寨,沿街两排整齐的具有畲族特色的民居,白色的外墙上绘有身着畲族服饰的畲族儿女和畲族特色图腾孔雀,民族风味浓厚。广东畲族宫、畲乡文体活动广场、文化展览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场所都让人置身畲族文化的氛围里。同时,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如系列大型民族特色文艺演出,显烈公巡游节、汶水塘捕鱼节、蓝大将军出巡节、“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等特色民族节庆活动,都让民族地区群众在文化传承中感受到浓浓乡愁。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功到秋华实。我们民族工作者任重道远。我相信,接下来河源民族地区将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建设出更幸福和谐美丽的河源乡村。